電話:0536-8626321
手機:15689166648
郵箱:wuliu0536@163.com
地址:濰坊市濰城區長松路與水庫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六月,仲夏之季、萬物并秀;六日,芒種之時、忙種忙收。北京市平谷區6月6日舉行首都物流高地重大投資項目簽約儀式,11家物流行業頭部企業與馬坊鎮(馬坊物流基地管委會)、馬昌營鎮、夏各莊鎮簽署金額達304億元的項目投資協議。
本次活動是平谷區貫徹落實黨中央“經濟要穩住、疫情要防住、發展要安全”總體要求、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著力將平谷“零病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服務“四個中心”建設,服務“五子”聯動落地,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華凌 攝
圍繞打造首都物流高地的戰略目標,平谷區堅持“以物流聚產業、以平臺聚要素”,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強鏈、增鏈、補鏈”,著力招引一批龍頭型、總部型、鏈條型的好企業和大項目,提升“質量、能量、體量”。遵循“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鏈條、一個產業鏈條生發一個產業集群”的思路,充分發揮頭部企業率先入園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應,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駐,拉來“小伙伴”、擴大“朋友圈”,累計引進企業近2700家,規模以上企業39家,形成“強磁場”。本著“簽約一批、推進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總體思路,目前有6個簽約落地的產業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建設,投資23億元;本次11家優質企業投資項目的簽約落戶,將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金融鏈、服務鏈“五鏈藕合”,首都物流高地踔厲奮發、未來可期。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項目支撐,平谷區聯手國內外物流業巨頭,積極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北京物流生態,按照“一樞紐、五通道、一網絡”的空間格局,本次簽約的11個項目分布在馬坊、馬昌營、夏各莊三鎮,包括農副產品、都市新零售、汽車后市場、綠色礦建材料、數智物流五大特色產業類型,涵蓋醫療醫藥、電子電器、智能制造、數字農業、家居服飾、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等諸多領域。這些項目將進一步放大物流綜合樞紐效應,共同構建起綠色化、數智化、集享化的現代化產業園區,有效推進首都物流產業硬件和軟件建設,提升現代流通治理水平,助力將京平公轉鐵綜合物流樞紐打造成為立足北京、服務京津冀的“首都物流高地”,為保障首都物流暢通、服務“兩區”建設、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貢獻平谷力量。
近年來,平谷區堅持把京平公轉鐵綜合物流樞紐作為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強國、“雙碳”等國家戰略和融入北京“五子聯動”的重大項目來抓,先后拿回了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等“八塊金字招牌”,從一條16.2公里長的地方鐵路,發展成為北京市公鐵融合一級物流樞紐、京津冀唯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第三批示范物流園區。當前,平谷區正在聯合京鐵物流公司、天津港申報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推動京平公轉鐵物流樞紐成為國際貿易鐵路運輸系統重要節點,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中國(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拓展,持續推進“兩報”“兩直”“兩即”通關模式,促進海鐵聯運便利化。
平谷區準確把握地處京津冀交界、“近城而不進城”的區位優勢和外聯內通、具備“公鐵水航”多式聯運條件的交通優勢,確定了實現綠色物流4000萬噸大流量的運力規劃目標。2021年,京平公轉鐵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總產值達到68.6億元,同比增長66%。疫情期間,主動承接北京市農副產品儲備工作,各類蔬菜日儲備量330噸;日均配送凈菜量120噸,年凈菜供應量約為65萬噸,約占北京消費總量的6.7%。根據疫情條件下保供穩價的需要,建成蔬果和生產生活物資中轉站,滿足單日3000噸的貨物周轉能力;建成進口冷鏈食品首站中轉查驗庫,滿足單日100噸貨物的中轉能力。
北京平谷區堅持高質量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規劃引領力、吸引力、支撐力作用,整合資源、匯集要素、勇于創新,科學繪就發展藍圖。通過高起點構建“空間+專項”規劃體系、高效能促進“政策+服務”深度融合、高質量抓好“產業+平臺”精準發力、高水平發揮“保供+防控”雙重功能,著力做大流量規模、做通多式聯運、做強產業集群、做優物流體系,自覺在北京市“五子”布局中進一步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和工作著力點,把建設京平公轉鐵綜合物流樞紐、打造首都物流高地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首都安全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接續奮斗中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本文除署名外圖片由北京平谷區馬坊鎮提供)